困扰全球海运业的"供应链噩梦"恐将延续至2022年,虽然近期运价明显下滑,但难以缓解的塞港问题以及未来强劲的市场需求,都将支撑运价再次上涨。
根据标准普尔全球能源资讯近期数据,春节后亚洲至美西每FEU全部海运费用在1.2万美元左右,亚洲至美东约为1.3万美元;北亚至美西每FEU报价为9500美元持平,若再加上其他附加费用大约还要再增加2000-3000美元。
另外,东南亚至美东每FEU全部海运费用大约为1.7-1.9万美元,略低于一周前的2万美元;至美西运价则将至1.3-1.6万美元,之前一周为1.5-1.7万美元。亚洲至欧洲航线每FEU运价目前也减少了约15%。
业界人士认为,春节前海运附加费飙升,虽然2月春节期间中国主要港口现货运价有减少趋势,但考虑到3月全球接单强劲,运价应该不会回档太大。
而就在春节前,全球最大航运联盟2M宣布减少2月亚洲至北美的航次。
其中,2M联盟的马士基航运表示,其TP6/MSCPearl服务将从2月1日出发日期推迟一周,TP2/MSCJaguar环线服务也将比其公布的2月14日航行日期推迟一周;主要是考虑到亚洲-北美航线受到塞港因素影响,船期一直延误,预计春节前后需求会放缓,因此决定调整航次。
地中海航运则将在1月30日至2月14日期间取消四个独立航次,其原因是预计春节前后需求会放缓,通常而言在春节后的一两周内需求会疲软。地中海航运表示:"这一变化将帮助我们将运力与预期的集运服务需求疲软相匹配。"
业界认为,虽然马士基航运和地中海航运取消航行计划的原因不同,但目的一样。集运公司选择在淡季缩减班次,这是短期性的现像,塞港情况未改善,派遣更多船舶前往北美市场可以说是毫无意义。
货代业人士分析称,由于即将进入春节,货量会减少,运价近期也回档修正,都是很正常的情况;就算是现在从亚洲装货,船开到美西港口依旧大排长龙,所以2M联盟成员公司保留实力,等到亚洲工厂开工后可以刚好抢攻3月出货潮。
另一方面,全球塞港和船期延误问题也不断恶化。根据数字供应链可视化平台project44最新发布的报告,中国到欧洲的航运平均延误在去年12月上升到6天,此前已经连续数月下降。
根据project44的数据,目前,从中国大连港到欧洲安特卫普港的航行时间从去年12月的68天上升到1月的88天,而在2021年1月同样的航程时间为65天。从大连港到英国费利克斯托港的航行时间也从去年12月的81天增加到了1月的85天,而2020年1月航行时间为65天。
另一方面,自去年10月以来从中国到美西的航线延误也在逐渐增加。奥克兰港的延误时间从去年12月的5天左右增加到1月份的10天以上,洛杉矶的延误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都保持着6天左右。
根据海事数据供应商劳氏情报的数据,截至1月25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8点,在上海港和宁波港附近有82艘集装箱船在等待装货上船;南部的盐田和香港附近,也有61艘船在等待。在太平洋的另一边,长滩港和洛杉矶港外有68艘船在等待卸货。而在欧洲,鹿特丹和安特卫普附近有19艘船。
集运巨头马士基航运的发言人ConcepcionBooArias此前表示,与疫情之前相比,该公司部署了更多的船舶和集装箱,但仍然看到延误,导致航次和运力的错配。港口的延误对船期产生了连锁反应,在一个港口停留几天可能会使集装箱船的总航行时间增加两周。
project44的分析师JoshBrazil表示,航运业需要"几年时间才能恢复到疫情前的供应链稳定状态",在建新船需要到2024年才能进入市场,这意味着"没有快速的解决方案"。
本站推荐:
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2022-05-30 21:36:29